骶骨骨折
骶骨骨折可单独发生 亦可与骨盆损伤同时出现;前者较少见 而后者在骨盆骨折中约占30%~40% 因此 其绝对发生率远较单发者为高 且以男性多见;在治疗上亦较复杂 需与骨盆骨折的治疗一并考虑。
- 目录
-
1.骶骨骨折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2.骶骨骨折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3.骶骨骨折有哪些典型症状
4.骶骨骨折应该如何预防
5.骶骨骨折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6.骶骨骨折病人的饮食宜忌
7.西医治疗骶骨骨折的常规方法
1.骶骨骨折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一 发病原因
直接暴力及间接暴力均致此损伤。
二 发病机制
与骨盆骨折伴发的骶骨骨折的发生机制与骨盆骨折一致 多因骨盆前后向同时受挤压所致 请参阅骨盆骨折章节。此处仅对单发的骶骨骨折加以讨论。
1 直接暴力:以从高处跌下 滑下或滚下时骶部着地为多见;其次为被重物击中 或是因车辆等直接撞击局部所致。
2 间接暴力:以从下方(骶尾椎远端)向上传导的暴力较多见 而暴力从上向下传导的机会则甚少;亦可因韧带牵拉引起撕脱骨折。
在多见的合并损伤中 多系骨盆骨折时所致 大多属直接暴力引起;而骶骨骨折的并发伤主要涉及直肠 肛门。
2.骶骨骨折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骶骨骨折的预后视损伤类型不同而差异甚大单纯性无移位火罐网的骶骨骨折预后均好 少有残留后遗症者;但伴有内脏或神经损伤者 则易残留后遗症火罐网 以局部残留痛为多见。此外伴有骶髂关节脱位及腰骶椎节脱位者 视治疗情况而定健康搜索。
3.骶骨骨折有哪些典型症状
视受损程度不同 骶骨骨折的临床症状差别较大 检查时以下几点:
1 疼痛:对外伤后主诉骶骨处持续性疼痛者 应详细检查 清晰地条状压痛大多因骨折所致 并可沿压痛的走向来判定骨折线;传导叩痛较腰椎骨折为轻 尤其是在站立位检查时。
2 惧坐:坐位时重力直接作用于骶尾处而引起疼痛 因此患者来就诊时喜取站位 或是一侧臀部就座。
3 皮下淤血:因骶骨浅在 深部损伤易显露于皮下 因此在体检时可发现骨折处的血肿 皮下淤血或皮肤挫伤 擦伤等。
4 肛门指诊:肛门指诊时可根据压痛部位 骨折处移位及有无出血 推测骨折线走行 有无明显错位及是否为开放性骨折等。
5 马鞍区:感觉障碍波及骶孔的骨折可刺激骶神经支而出现马鞍区感觉过敏 刺痛 麻木及感觉减退等各种异常现象。
6 其他:波及第1 2骶椎的骨折 可出现类似坐骨神经痛的症状(骶1 2神经构成坐骨神经的一部分) 包括感觉 运动及跟腱反射障碍等 合并骨盆骨折者 全身情况 有无休克 脂肪栓塞等并发症 并注意有无合并直肠 膀胱损伤等。
7 骶骨骨折一般分为以下四型。
(1)横形骨折:横形骨折可见于骶骨的各个平面 但以中 下段为多见 此处恰巧是骶髂关节的下缘(相当于骶4~5处) 当患者仰面摔倒时 骶椎着地 以致骶骨的下方易因直接撞击暴力而折断 其中多系裂缝骨折 裂缝长短不一 多由一侧延伸至中部 亦可贯穿整个骶骨 少有错位者 但如果暴力过猛 则可引起骶椎上部随腰椎而向前移位 或是下部骨折片向前移位 并因骶管狭窄可引起骶神经损伤 以致出现马鞍区症状 如果骶2 3神经受累时 则大小便功能可能出现障碍 有时远端骨折片亦可受到肛提肌作用而向前移位 同样可引起骶神经症状 本病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直肠破裂 脑脊液漏及腹膜后血肿等 对横形骨折的判定除CT检查外 一般X线平片亦可显示 尤以侧位片较为清晰;此时观察骶骨前缘的形态 正常骶骨前缘光滑 平整 锐利 而在骨折时则出现前缘皮质中断或皱褶 凸凹不平及重叠等异常所见。
(2)纵形骨折:纵形骨折较横形骨折少见 均为强烈暴力所致 多与骨盆骨折同时发生 或是出现一侧性骶髂关节分离 一般情况下 骨折线好发于侧方骶孔处 因该处解剖结构较薄弱 其移位方向及程度与整个骨盆骨折相一致 因此 亦可将其视为骨盆骨折的一部分 而单独发生者则较少见 因该处有骶神经支穿出 故神经症状较多见 其局部及肢体症状视整个骨盆骨折的状态而轻重不一 严重者伤侧半个骨盆及同侧下肢向上移位 并可能出现膀胱 直肠症状和腹膜后血肿。
(3)粉碎性骨折:多系直接暴力作用于局部而引起的星状或不规则状的粉碎性骨折 移位多不明显 临床上如不注意检查 易漏诊 并观察X线片。
(4)撕脱骨折:由于骶结节韧带所致的骶骨侧下缘附着点处撕脱骨折易漏诊 。
4.骶骨骨折应该如何预防
骶骨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所以应积极预防。预防就是避免滑倒时屁股摔坐在地上 或是从高处落下时以屁股著地 避免骶骨被踢或被外物撞击等人为因素导致。
5.骶骨骨折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1 X线平片:同时拍摄正位及侧位X线片 疑及骶髂关节受累者 应加拍斜位片 除观察骨折线外 还需以此进行分型及决定治疗 因该处肠内容物较多 拍片前应常规清洁灌肠。
2 CT及MRI检查:CT检查较X线平片更为清晰 尤其对判定骨折线及其移位方向较为理想;而对周围软组织的观察 则以MRI检查为清晰。
6.骶骨骨折病人的饮食宜忌
一 骶骨骨折食疗方
1 赤小豆适量煎服 加赤砂糖少许温服之 本方适用于活血化瘀期。
2 猪骨头1000克 黄豆250克 加水小火烧烂 加盐姜调味分饮食之。
3 猪脊骨一具 洗净 红枣120克 莲子90克 降香 生甘草各9克 加水小火烧烂 加姜盐调味分多次饮之。
4 鲜湖蟹2只 取肉(带黄) 待粳米粥熟时 入蟹肉 再加以适量生姜 醋和酱油服食 常服。
5 乌雄鸡1只(约500克) 去皮毛内脏 洗净 “三七”5克切片 纳入鸡肚中 加少量黄酒 隔水清炖 熟后用酱油蘸服 常服。
6 生黄芪30~60克 浓煎取汁 加粳米100克 煮粥 早晚服食。
7 当归20克 黄芪100克 嫩母鸡1只 加水同煮汤食用。
8 紫丹参50克 洗净 加水煮 取汁 其汁与猪长骨1000克 黄豆250克同煮 待烂熟 加入少量桂皮 盐即成。
9 生螃蟹500克 捣烂 热黄酒冲服250克 余渣敷患处 约半日“各各”有声即好。用于骨折接骨。
二 骨折后不同时期的食疗:
1 早期:食疗可用三七10克 当归10克 肉鸽1只 共炖熟烂 汤肉并进 每日1次 连续7-10天。
2 中期:食疗可用当归10克 骨碎补15克 续断10克 新鲜猪排或牛排骨250克 炖煮1小时以上 汤肉共进 连用2周。
3 后期:食疗可用枸杞子10克 骨碎补15克 续断10克 苡米50克。将骨碎补与续断先煎去渣 再入余2味煮粥进食。每日1次 7天为1疗程。每1疗程间隔3-5天 可用3-4个疗程。
三 骶骨骨折吃哪些对身体好:
1 早期(1-2周):受伤部位瘀血肿胀 经络不通 气血阻滞 此期治疗以活血化瘀 行气消散为主。中医认为 "瘀不去则骨不能生" "瘀去新骨生"。可见 消肿散瘀为骨折愈合之首要。饮食配合原则上以清淡为主 如蔬菜 蛋类 豆制品 水果 鱼汤 瘦肉等。
2 中期(2-4周):瘀肿大部分吸收 此期治疗以和营止痛 祛瘀生新 接骨续筋为主。饮食上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 以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 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加以骨头汤 田七煲鸡 动物肝脏之类 以补给更多的维生素a d 钙及蛋白质。
3 后期(5周以上):受伤5周以后 骨折部瘀肿基本吸收 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 此为骨折后期。治疗宜补 通过补益肝肾 气血 以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 以及舒筋活络 使骨折部的邻近关节能自由灵活运动 恢复往日的功能。饮食上可以解除禁忌 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 猪骨汤 羊骨汤 鹿筋汤 炖水鱼等 能饮酒者可选用杜仲骨碎补酒 鸡血藤酒 虎骨木瓜酒等。
四 骶骨骨折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 早期忌食酸辣 燥热 油腻 尤不可过早施以肥腻滋补之品:如骨头汤 肥鸡 炖水鱼等 否则瘀血积滞 难以消散 必致拖延病程 使骨痂生长迟缓 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2 忌多吃肉骨头:有些人认为 骨折后多吃肉骨头 可使骨折早期愈合。其实不然 现代医学经过多次实践证明 骨折病人多吃肉骨头 非但不能早期愈合 反而会使骨折愈合时间推迟。究其原因 是因为受损伤后骨的再生 主要是依靠骨膜 骨髓的作用 而骨膜 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胶原的条件下 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而肉骨头的成份主要是磷和钙。若骨折后大量摄入 就会促使骨质内无机质成分增高 导致骨质内有机质的比例失调 所以 就会对骨折的早期愈合产生阻碍作用。但新鲜的肉骨头汤味道鲜美 有刺激食欲作用 少吃无妨。
3 忌偏食:骨折病人 常伴有局部水肿 充血 出血 肌肉组织损伤等情况 机体本身对这些有抵抗修复能力 而机体修复组织 长骨生肌 骨痂形成 化瘀消肿的原料就是靠各种营养素 由此可知保证骨折顺利愈合的关键就是营养。
4 忌不消化之物:骨折病人因固定石膏或夹板而活动限制 加上伤处肿痛 精神忧虑 因此食欲往往不振 时有便秘。
5 忌过食白糖:大量摄取白糖后 将引起葡萄糖的急剧代谢 从而产生代谢的中间物质 如丙酮酸 乳酸等 使机体呈酸性中毒状态。这时 碱性的钙 镁 钠等离子 便会立即被调动参加中和作用 以防止血液出现酸性。如此钙的大量消耗 将不利于骨折病人的康复。同时 过多的白糖亦会使体内维生素B1的含量减少 这是因维生素B1是糖在体内转化为能量时必需的物质。维生素B1不足 大大降低神经和肌肉的活动能力 亦影响功能的恢复。所以 骨折病人忌摄食过多的白糖。
6 忌长期服三七片:骨折初期 局部发生内出血 积血瘀滞 出现肿胀 疼痛 此时服用三七片能收缩局部血管 缩短凝血时间 增加凝血酶 非常恰当。但骨折整复一周以后 出血已停 被损组织开始修复 而修复必须有大量的血液供应 若继续服用三七片 局部的血管处于收缩状态 血液运行就不畅 对骨折愈合不利。
7 骨折禁饮果子露:果子露的原料是用糖水 香精 色素等调配而成。它不含有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因其含糖量较多 饮后在体内呈生理酸性。
7.西医治疗骶骨骨折的常规方法
急救措施:
1 如果伤口出血 应先止血 然后包扎 再进行骨折固定。
2 将伤员平卧在硬木板(或门板)上 并将腰椎躯干及两下肢一同进行固定 预防瘫痪。搬运时应数人合作 保持平稳 不能扭曲。平地搬运时伤员头部在后 上下楼 下坡时头部在上 搬运中应严密观察伤员 防止伤情突变。